翻页   夜间
快看小说 > 大秦孤竹君 > 第二百七十章 既粮满仓溢,却遍地饿殍(求全订)
    第二百七十章既粮满仓溢,却遍地饿殍{求全订}

    作为一个现代人,本能的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知识**àozhà,而且多了两千多年经验总结的时代,在情商和智商上,应该优越于古人。

    但是这种认知优越感也要分阶层的。

    跟没有受到过任何教育的古代普通人相比,确实强。

    如果跟稷下学宫那样的学子相比,应该也能强一些。

    但是如果跟氏族核心子弟相比,那应该很可能会弱于这些核心子弟。

    因为后世的知识**àozhà的只是多是碎片化的常识,这这种常识对于物质基础没有达到及格标准的古代,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这种知识就像是一些稀奇古怪不符合主流时宜价值的发明,简称为。

    qióngrén卖不起,富人不需要。

    用造纸术举例子,纸张发明出来的初衷,一定不是为了文化推广这么高大上的情怀原因,一定是为了解决贵族的方便才被发明出来。

    而纸张发明出来之后,知识的传播变得高效了,那么对于文化的散播门槛就会降低,贵族作为投资者自然也知道纸张的作用,所以纸张从汉朝正式记载发明一直到隋唐时期普及,至少经历的五百年的时间,其中原因不言而喻。

    造纸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而且消费者并不多,没有实际利润,徒增消耗,纸张的作用,对于贵族掌控话语权也没有任何帮助,不到万不得已,这种发明不会轻易的普及应用。

    而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饭都吃不饱,更不用说读书了,而且造纸的原料都是引火之物,在百姓眼中造纸根本就是一种浪费的行为。

    而隋朝能够推广普及纸张,也只是隋文帝为了制衡被九品中正制早就的士族霸权,而不得已才采取的十科举人制度影响。

    所以如果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东汉蔡伦之前,独立造出纸的下场,应该只有两个,第一就是被贵族看重,给贵族打工,第二就是死了。

    因为这项发明,不符合当时时代的规则,注定无法推广普及。

    而且根据考古发现,蔡伦也并非最早的造纸者,在西安东郊灞桥附近的一座西汉墓中发掘出了一批称之为“灞桥纸”的实物,证实了蔡伦造纸之前至少两百年前,西汉就已经掌握了造纸技术。w~

    从古至今,掌握着规则的,一直都是顶层的那些人。

    甚至更阴谋论一些,历史的发展进度,也可能是规划计算好的。

    所以在封建时代,需要的知识应该是对当时规则的理解,这样才能够在这个时代活下去。

    而氏族核心子弟,从小就是在这个世界核心规则中长大的,所以他们对世界的认知高度,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读懂活用《人性的弱点》就可能在普通人中出类拔萃,读懂《厚黑学》就能够尝试成为一个领导者,读懂《自私的基因》就能够接触到规则的本质,还有对人类的质疑。

    恰好,王诩从六七岁的时候,就相继读过这几本书,还有被成为鸡汤始祖的《羊皮卷》,之后因为学习考古专业后,发现了这几本书确实有可取之处,但是依旧没有接触到最深处最本质的规则。

    考古学的特点就是,它不会是单一专业,如何考据确认一个文物,需要用到科学鉴定,历史学,生物学,气候学,地质学,艺术学甚至手工学等多种学科,你都要了解考据一些,才能够最终下结论,而且这个结论,有时候还不是定论。

    所以对于一个考古专业者来说,知识面是最散碎的,同时也是最容易接近本质规则的。

    因为当阅读大量历史,生物,气候,地质,艺术学资料之后,纵观人类历史上下万年,会发现一个亘古未变的道理。

    叫做‘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因为这个世界的本质规则,从未变过,变得只是表层的物质而已。

    所以王诩一直保持着一个矜持的状态,不敢也不愿意干涉历史的进程,只求自保后慢慢寻找回去的道路。

    因为王诩知道,这些规则是无法改变的,除非让文明回炉重造。

    但是似乎老天刻意为难他,一双无形的大手将他往历史的中心上推,这让王诩真的有点头疼。

    一个相对偏远蛮荒的燕国君主都有如此觉悟和战略目光,更别说基因更加优秀的其他五国余孽和秦始皇了。

    王诩真的是一点也不想跟他们有太多的接触,如果让他选择,他更愿意带着人从蒙古绕到西域去,至少那边的国家都比较‘淳朴’。

    这不到两个月时间,跟王贲,荆轲,燕王喜,石生和张唐这几个人打交道,让王诩感觉比之前带着孤竹残老们筚路蓝缕还要心累,这对于一个以前只跟死人和死物打交道的考古学者,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荆轲是间谍这个可能性王诩在后世看过相关的脑洞,所以并不太意外,意外的是他本名任嚣。

    石生背后的方仙道势力神鬼莫测的,尤其是在辽东竟然有根据地这件事情让王诩后背发粮。

    燕王喜本来以为是个刚愎自用的昏君,没想到竟然能够在二十年前就看清了天下大势,而且愿意把堵住压在一个尚未出生的孩子上,不惜掏空了燕国两代人口生产力,这份魄力觉悟和决然,就让王诩头皮发麻。

    张唐虽然刚接触,但是从言谈中也能听得出,是一个有底气的老不死,即便和中原失联了二十年,但是却给人一种若是回到中原依旧能呼风唤雨的大奇葩。

    这些个连九九乘法表都不会被的古人,怎么一个个都这么可怕?

    “烦。”头疼的王诩轻喝一声,许久没有说的普通话脱口而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王诩一声轻喝吓到了旁边的仇珠儿等人,连忙放下饭碗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

    “没事,有虫子,起来好好吃饭吧。”王诩缓了口气,让仇珠儿等人起来,皱眉看向门口,让翟仇和朱家去清点粮仓,怎么现在还没回来?

    王诩敢准备叫人去传,赤着上身满身大汗的朱家就进来了。

    “清点完了?”王诩问道。

    “没有,太多了。”朱家笑的露出一口白牙“襄平的粮仓比辽阳城粮仓还要大两倍有余,而且粮满仓溢。”

    王诩心中一惊,之前辽阳城人口近五十万,虽然在这一年时间,饿死战死的只剩下不到二十万人,但是依旧要比襄平城的人口多,襄平一座十几万人,还都是老弱的军城,屯粮竟然足够供用五十万人食用,燕王喜真的是好狠的心啊。~

    为了这燕国二十年后‘可能’的昌盛,置那些在燕地繁衍千年的燕民于不顾,此举令人毛骨悚然。

    “五年前燕国被王翦攻克之后,襄平才与燕都断了往来,在此之前,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粮草物资与幼童被送来,而且这种运送在老夫接管襄平城之前,就已经有了。”张唐笑着开口道。

    “张先生有统计襄平粮食有多少?”王诩微微皱眉。

    “足够城内五万余户民众三年之用,若是军用,足以支撑十万大军,从此地,打到陇西。”张唐脸上带着笑意,语气透着一种默然。

    “丧心病狂。”王诩轻叹一声。

    “帝君何意?”张唐微微挑眉。

    “没事。”王诩摇摇头“调三成粮,运往辽阳城。”

    “帝君此举不妥吧。”张唐笑了笑。

    “留七成已经是给燕喜面子了。”王诩扫了眼张唐“放心吧,不会让你们饿着的。”

    “老夫刚才看到孤竹军各个威武不凡,器械精良。”张唐笑呵呵的说道“帝君应该不屑做强抢之事吧。”

    “燕喜能够做出饿死万户,遍地饿殍之事,我抢点粮食怎么了?”王诩微微皱眉,轻嗤道。

    “帝君仁慈,自然与燕王有异。”张唐笑道“老夫一把老骨头,带着这些孤老枯守此城不易。”

    “行了。”王诩皱眉摆摆手“想要兵甲是吧。”

    张唐憨笑躬身“帝君明察秋毫。”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