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看小说 > 穿越:我当皇帝那些年 > 第三十二章:封狼居胥
    鞑靼军营内,刚以为明军停下炮火打击的阿鲁台、托欢等人正聚集在一起商量着接下来要怎么做。

    还没坐稳,就听到有士兵急促的报道:

    “启禀太师,明军的三千营五军营杀上来了。”

    阿鲁台面色一变,正要领兵对战,刚站起来就听到轰隆隆的响声,大喊了声不好,就听到帐篷外传来爆炸声,士兵痛苦的叫喊声。

    阿鲁台等高层也被火炮震得趴倒在地,他的眼中透露着一丝不甘;可没多久紧握着的拳头也无力地松开。

    待火炮声稍有所停歇,阿鲁台便站起身来对着托欢等首领道:

    “各位首领,我不管我们各部族之间有什么恩怨,可如今我们身后就是圣山,我们必须将明军阻挡在这里,拜托了。”

    完对着一众首领施了个蒙古族最高的礼节,然后转身出去吩咐道:

    “所有士兵赶上马,弓箭手,注意压制明军骑兵的冲锋。”

    或许阿鲁台的不屈感染了在场的许多人,他们纷纷走出去,安排着自己部族的士兵,准备浴血奋战。

    而此时托欢站在原地不动,看着大家都出去,他的嘴角露出一丝狠笑,声地道:

    “你们自己去送死吧,我才不会将瓦剌的族人留在这里。”

    完他也走了出去,对着瓦剌的高层吩咐着,如果一旦形势不对,马上就跑。

    完又补充着:

    “有一点你们要注意,到时你们得有一些人换上鞑靼的服装,然后逼着我和阿鲁台撤,然后我会跟你们演一场尽忠职守的戏份。

    接着你们便强行将我们打晕带走;切记,一定要拉上阿鲁台。”

    吩咐完后,托欢也走到阿鲁台跟前,对着阿鲁台我们一定会守住的。

    此时的朱高煦也不管上边发生了什么事,之前在这里被围差点毁了他朱高煦的性命,这一次他必须报仇。

    手中的长枪用力挥舞格挡着射来的弓箭,一边往前冲着一边打着鸡血:

    “所有将士跟我冲啊,斩杀阿鲁台,重重有赏。”

    后边三千营的骑兵也嗷嗷叫的往上冲,同时五军营的士兵们也从另外一侧进行佯攻,给三千营减少敌军的弓箭压制。

    很朱高煦便冲到了鞑靼的大军前;不得不,这朱高煦带兵打战的能力绝对不是吹的,连蒙古骑兵甫一交锋也吃了个大亏。

    而托欢看到形势不对,明军已经杀了上山,便给手下打了个眼色,手下立即会意,带着瓦剌和假冒鞑靼的士兵们冲了上来让他和阿鲁台点走。

    而托欢还做秀的喊道要与葫芦山共存亡,这把阿鲁台感动到了,刚想点什么,就看到身穿自己部落衣服的士兵走了上来拿着武器把自己和托欢砸晕了过去。

    看着计划得逞,瓦剌的一众高层带着托欢和阿鲁台的身体立刻撤了出去,往山后的口子就跑。

    看着主帅都跑掉了,北元的士兵们完全没有心思作战了,纷纷四散逃开;而这一散,让北元原本就被冲击得七零八落的阵型彻底乱掉。

    朱高煦也没有想到会这么顺利,他高声的叫喊着,手中动作不断,收割着敌人的脑袋。

    很整个葫芦山大营便被攻了下来,朱高煦开心的让人将战报送下去给朱棣。得到消息的朱棣和我们一起立刻赶上山。

    到了葫芦山大营,朱棣一下马车就问道阿鲁台的人呢?这一问把朱高煦给问尴尬了,刚刚杀敌兴起,忘记了这么回事。

    朱棣愤怒的盯着朱高煦,骂道:

    “你这畜生,这下好了,又让这泥鳅跑了。军报,你还好意思送军报。”

    完重重的将手中的军报扔到朱高煦脸上。而朱高煦脸色铁青,丝毫不敢回话。

    看着这葫芦山大营,朱棣越看越气,遥想自己跟漠北的战事,前前后后二十年,征战了二十年眼看就要功成,结果又被跑了。

    又想到朝中上下本来就对远征一事颇有异议,自己顶着那帮文臣的压力坚持北征,而这一次又没建功。

    可想而知,别后世之人,就当世人会怎么评价他永乐?想到这朱棣一下气不过,吐了口鲜血,晕倒了过去。

    我看着远遁而去的鞑靼骑兵留下的漫天黄沙,心里不自然的替朱棣悲愤起来;一把拦住了要带兵追过去的朱瞻基,告诉他可以不用去了。

    朱瞻基不解地看着我,问我是何原因,我没话,眨了下眼睛,看着晕倒过去的朱棣;朱瞻基此时也明白过来。

    终于在御医的治理下朱棣悠悠醒转过来,强撑着站起身走出大营,原本伟岸的背影此时显得那么佝偻不堪。

    只听朱棣叹了口去,缓缓道:

    “你们把人手散下去,看看能不能再找到阿鲁台他们吧。”

    然后又对着我和朱瞻基着让我们明天陪他一起去看看这蒙古国的圣山,他要亲登上去,学学先人封狼居胥。

    紧接着让我们都下去后又密令张辅派人去将杨荣请过来,然后便自己一人坐在大帐前,看着满天星空沉思着。

    第二天,我和朱瞻基一早便在中军大帐前等候,没多时朱棣便一身戎装,骑上了战马,我和朱瞻基也同时跟上,带着数百暗龙卫往不儿罕山行去。

    费了一番力气,我们终于踏上了这座蒙古三神山,这里曾经是蒙古人的骄傲成吉思汗铁木真的起兵之地。

    就是在这个地方,当年的蒙古铁骑席卷亚,给世界带来想不到的灾难;而两百一十八年后,我们作为汉族子弟,也来到了这个地方。

    朱棣遥指着目光所及的草原,道:

    “五百多年来,朕是汉人里第一次打到这个地方的,你们知道后边那座山脉是叫什么吗?”

    我和朱瞻基都摇头表示不知,朱棣笑了笑道:

    “那里就是狼居胥山,当年,汉武帝有霍去病,他打到了那里;可惜我永乐没有完成啊,你们后代子孙,一定要记得有朝一日,我大明朝也要在那里,封狼居胥。”

    罢,便让我去找一块大石头,他要在上面赐字,然后让工匠刻上去。我巡视了一圈,发现在崖边有一座巨石,便让朱棣来看看这块石头是否满意。

    朱棣看了看,点了点头,让人准备笔墨;没多时,便写好了一幅字,上书:

    使万世后知朕亲征过此也

    写完字后,朱棣感觉有些疲惫,便让我们返程回大营。

    回到大营中,出去搜寻的探子也零零散散的回来了;接下来三天,探子探测范围已超过百里,却始终没有发现鞑靼的军队。

    万般无奈,朱棣也只能下令班师回朝。此时已是永乐二十二年六月十八日,朱棣的第五次远征也带着遗憾结束了。

    收拾好行装,从京师过来的杨荣和金幼孜也来到大营前;朱棣见他们都来了,便让他们同乘马车,同时让朱高煦和朱高燧负责殿后工作。

    马车里,朱棣的病情已经愈发严重,连年征战以及处理着这么大一摊子国事早已经将朱棣的心血掏尽。

    甚至在外的一切表现都是靠着御医的药来吊着,而这些只有几个御医和禁军将军樊忠才知道。

    看着朱棣躺在卧榻上垂垂老矣的样子,杨荣等人不禁掉下了眼泪;朱棣看着他们,有气无力地道:

    “行了,朕让你们过来不是让你们来哭的,是想要问你们,朕这皇位要传给谁。”

    杨荣擦了擦眼泪,跪下道:

    “臣认为,太子仁和,且监国多年有治理国家之经验,实为皇位最佳之人选也。”

    朱棣摇了摇头:

    “如果汉王、赵王造反,那太子拿什么抵挡?且太子,体弱多病,也不一定能比我活多久;至于太孙,还颇为稚嫩。

    朕老了,也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日子活头,真不想我的皇位沾满朱家人的鲜血,而我的孩子也是那样。”

    完便让杨荣拟旨,将册立皇二子朱高煦为新皇,但必实行仁政,且不得迫害手足,如有违逆,死后不得入祖庙。

    杨荣金幼孜俩人呆愣在原地,许久,只能磕头领命退去。

    夜晚,返京的队伍驻扎在官道旁;而我布置好守夜的部队后便和朱瞻基回到我的营房里。

    打开门帘,发现有俩人正坐在我的书桌俩旁喝着酒,把我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杨荣和金幼孜。

    朱瞻基笑呵呵的拱手道:

    “杨大人,金大人,怎么您二位有空来我弟弟这里。”

    杨荣却不苟言笑,只道现在这里是整座军营他觉得最安全的地方;完拿起一封诏书丢过来给朱瞻基。

    我瞄了一眼,发现这诏书赫然就是天子诏,一般没有大事都不会有天子诏发出;结合当前时间点,我心里慌乱的跳动着。

    朱瞻基翻看着天子诏,越看越不对劲。看完后,朱瞻基目光呆滞,天子诏因朱瞻基双手的颤抖掉了下去。

    良久,我推了下朱瞻基,这才让他晃过神来,然后抬头看着我,囔囔道:

    “爷爷要废了父亲的太子位。”

    我心里大概能猜得到,但此时也必须稳住心态,安慰着道:

    “这天子诏不是还没下发吗,不然两位大人干嘛还来这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