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看小说 > 华娱之大世界 > 第三百零九章、电影宇宙
    “雷,你在电影的最后要求加入007的预告片,是不是想把霹雳娇娃和007这两个系列连接起来,把这两部特工电影做成一个整体!”就要到宾馆的时候,一直默不作声的德鲁突然开口道。

    “不是把霹雳娇娃和007联系在一起做成一个整体,而是把我手里的几个比较经典的特工人物都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特的电影宇宙——特工宇宙!”

    在坐的都是自己人,电影宇宙的概念又不是需要保密的东西,雷卫东大大方方的说了出来。

    “电影宇宙什么意思?”雷卫东的话让德鲁心里一惊,很是奇怪雷卫东怎么会有这样惊人的想法。

    ”意思很简单,所谓的宇宙概念就是多部电影组成一个庞大的故事脉络,随着每一个独立的电影中的人物上线,最终将在同一部电影讲述规模宏大的剧情!”雷卫东笑道。

    在另一个时空,电影宇宙的概念最早是漫威公司提出来的,一开始大家还习惯于《007》、《星球大战》这样风靡几十年的系列电影,但随着漫威宇宙的成功,“电影宇宙”的概念很快就取代了系列电影,成为好莱坞几大电影公司新的探索方向。

    对于电影宇宙,有网友评论说,在以前电影纠结于怎么讲故事,在漫威之后,电影人有了一个新的目标——给观众一个世界。

    在电影宇宙中会包含多个系列电影,每个系列电影都共享世界观,影片的重点已经不是讲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把故事升级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世界。

    这世界里,虽然有无数的架构和设定,复杂的人物关系,但都可以联系在一起,就好像现实世界中的人一样,观影的观众已经不是在简单的消费一个故事,而是消费整个世界。

    当然,电影宇宙的形成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即使以好莱坞的强悍,也只是形成了四个比较出名的电影宇宙观。

    排行第一的自然是漫威电影宇宙,也是所有电影宇宙中最成功的一个。

    它以漫威公司出版的漫画为基础,利用漫画中的角色独立制作出一系列电影,比如《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银河护卫队》等独立系列影片。

    最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的架空世界,比如英雄云集的《复仇者联盟》系列。

    最先提出“电影宇宙”这个概念是在08年《钢铁侠》的上映的时候,影片里神盾局长尼克·弗瑞在片尾登场,让观众开始感觉到漫威在下一盘大棋。

    当然,因为没有先例,这个时候的漫威还比较谨慎,漫威电影宇宙只是一个概念上的东西,没有落在实处,漫威的主要目标还是放在系列电影上,希望通过一些列的卖座电影来挽救处于破产边缘的漫威公司。

    《钢铁侠》,《美国队长》这些电影中间联系不大,即使分开看也没什么影响,直到2012年《复仇者联盟》的推出!

    一系列大卖电影的问世,让处于破产边缘的漫威公司焕发了第二春,有了本钱,财大气粗的漫威公司开始了漫威宇宙的布局。

    也就是从这个时间段开始,观看漫威电影有了一定的门槛,如果你没有看过前面几集电影,看《复仇者联盟》的时候虽然大致故事也能把握,但观影的乐趣就会减少许多。

    因此造成了影迷凡是漫威的电影必看,即使当时没看后面也要补上,这就不光让漫威的电影票房有了必要的保证,后期dvd租赁,网上的点播也十分喜人,给漫威公司源源不断的提供金钱,让其成了好莱坞最赚钱的电影公司。

    看到漫威公司公司利用旗下的超级英雄大赚特赚,他的死对头dc漫画公司坐不住了。

    在美国,dc、漫威一直是美国漫画业的两大巨头,在超级英雄的系列电影时代,dc的存在感要远远强于漫威,一直压着对方,其原因很简单,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dc漫画就卖身给好莱坞巨头时代华纳。

    在华纳公司的支持下,dc的经典漫画人物《超人》系列在1978年就搬上了大荧幕,在加上后来的《蝙蝠侠》系列,dc漫画的人物在系列电影时代风光无限。

    而漫威公司则在破产边缘徘徊,为了生存把旗下很多经典的漫画人物都卖了出去,要不因为这样,雷卫东也就不会那么容易就收购漫威漫画了,实在是他们想找一冤大头托底,好度过漫画电影最艰难的时期。

    但是到了到了“电影宇宙”时代,情况反过来了,漫威可以说是一直压着dc打。

    在漫威的《复仇者联盟》上映一年后,dc公司宇宙的开山之作《超人:钢铁之躯》才姗姗来迟,虽然票房不错但口碑一般。

    至于后来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和《自杀小队》上映都没有像死对头那样,做到超级英雄联合1+1>2的效果,反而口碑一路走低,直到《神奇女侠》上映。

    也是幸运,因为西方女权运动的崛起,加上漫威宇宙缺少女性超级英雄,才给dc公司挽回了一丝颜面,也dc公司的电影宇宙开始走上成熟。~

    加上dc公司旗下知名漫画人物很多,《海王》、《闪电侠》、《超人》《蝙蝠侠》,这些人物组成的《正义联盟》能不能做到后发制人,压过死对头漫威的《复仇者联盟》只能用时间来说话。

    漫威宇宙的成功和dc宇宙的形成,让不少好莱坞电影公司开始模仿,打造自己公司的电影宇宙。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怪兽电影宇宙”和黑暗宇宙。

    怪兽电影宇宙不用说了,以经典怪物《哥斯拉》和《金刚》为代表。

    拥有日本东宝公司旗下怪兽哥斯拉、拉顿、摩斯拉和基多拉的版权的传奇影业,在2014年与华纳兄弟影业合拍了重启版《哥斯拉》,开启了怪兽电影宇宙的序幕。

    随后在2017上映的《金刚:骷髅岛》中,专门研究史前巨兽的多国联合组织“帝王计划”再次出现,并在片尾出现了包括哥斯拉在内多个怪兽的彩蛋,为金刚和哥斯拉的银幕对决埋下伏笔。

    据传奇影业发布的宣传资料,投资巨大的怪物电影《哥斯拉大战金刚》,将在《金刚:骷髅岛》和《哥斯拉2》之后的2020年上映,让喜欢怪物的观众一睹为快。

    至于黑暗宇宙,发起方则是环球影业。

    作为好莱坞的老牌巨头,环球影业旗下拥有很多怪物的版权,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木乃伊》了。

    环球影业准备把2017年上映的《新木乃伊》将是“黑暗宇宙”系列的第一部电影,然后通过一系列独立电影把化身博士”罗素·克劳、“弗兰肯斯坦的怪物”哈维尔·巴登、“尼克·莫顿”汤姆·克鲁斯、“隐形人”约翰尼·德普等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特的“黑暗宇宙”。

    只可惜,环球影业的黑暗宇宙开局不利,汤姆克鲁斯主演的《新木乃伊》在美国本土上映首周只拿到了3220万的票房。

    虽然本片在海外虽一举拿下4亿,但考虑到其昂贵的制作和营销成本,环球试图以《新木乃伊》开启“黑暗宇宙”的计划“夭折”了,只能看后来影片的质量了。

    除了这四个电影宇宙,还要一些影响力不怎么大的电影宇宙,比如说福克斯的《x战警》系列也衍生了《金刚狼》、《死侍》两个系列电影,只不过由于版权问题,部分角色和漫威宇宙有交叉,加上漫威和福克斯都被迪士尼收购。

    《x战警》拓展出来的宇宙有可能和漫威宇宙合二为一,关注的人就少了很多。

    不过好莱坞为没有出现特工宇宙,虽然在好莱坞有很多经典的特工电影系列,除了经久不衰的007系列。

    阿汤哥的《碟中谍》系列,讲述特工伯恩的《谍影重重》,讲述父女情的《飓风营救》系列以及以女性为主角的《霹雳娇娃》系列。

    这么多特工电影完全可以形成一个特定的特工宇宙,关键是版权太分散,还都是在大公司手里。

    007系列和《霹雳娇娃》不用说,在米高梅和哥伦比亚也就是在索尼手里。

    《碟中谍》系列也不用说,一半在阿汤哥手里一半在派拉蒙手里,《谍影重重》系列在环球影业手里,《飓风营救》在二十世纪福克斯也就是后来的迪士尼手里。

    全都是大佬好莱坞巨头,想要把这么多电影版权集合难度大的有点惊人,可以说不可能。

    也幸亏雷卫东这个穿越者的存在,让特工宇宙有了出现的机会。

    收购米高梅让007系列落到雷卫东手里,因为哥伦比亚对《霹雳娇娃》的不重视,让雷卫东以很小代价就拿到版权。

    《谍影重重》在艺匠影业手里也等于在雷卫东手里,至于《飓风营救》和《极限特工》系列,在雷卫东拿下米高梅之后,就提上了日程。

    因为007拍摄的太过频繁,对这个系列影响不好,雷卫东决定停一下,先筹备《飓风营救》和《极限特工》,等到明年雷卫东腾出手来亲自指导一部007系列电影,作为特工宇宙的开山之作。

    让雷卫东手里除了拥有漫威宇宙这个经典ip之外,还有特工宇宙这个买点,相比普通的系列电影,电影宇宙好处太多了。

    比如说票房,电影宇宙提供了稳定的票房保证,我们以另一个时空的漫威宇宙为例。

    到2016年《美国队长3》上映时,漫威13部电影的总票房已经超过100亿,而影片的拍摄成本只有20亿左右,巨大的利润证明了电影宇宙模式的成功,也促进了漫威漫画、动画和电影周边的热卖。

    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在电影宇宙的运作模式下,困扰好莱坞多时的“续集魔咒”已经不存在了,似乎越到后面,影片的票房反而越高。

    有人专门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电影宇宙就是将电影电视剧化,观众一旦看了其中一部,为了故事的完整性,就不得不看这个电影宇宙之前的所有电影,而且养成一种习惯,对此宇宙的电影就会一部一部的追下去。

    更让“木桶理论”失去了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团队的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团队的水平。

    而电影宇宙的运行模式,等于给电影搭建了一个高高在上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即使有一两部电影口碑稍差的影片影响整体,但在平台的影响下,也会借着惯性让即使口碑稍差的影片也能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绩。

    就好像大家经常说的那样,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处于的平台也一样重要,一个小公司的业务员即使能力再强,销售能力也比不过世界五百强中一个普通业务员,一个门槛就把你限制住了。

    当然,这种模式虽然让票房有了一定保证,但同时也淹没了导演个人的才能,因为要求团队合作精神,会导致出现了许多流水线作品。

    除了对公司,对于演员来说,加盟电影宇宙不光意味着更多的机会,还是一张长期饭票。

    电影宇宙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大制作的商业片,对于演员来说出演这样的商业大制作虽然与各种电影奖项无缘,但对于自己咖位的提升是巨大的。

    比如出演“雷神”的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出演“美国队长”的克里斯·埃文斯,在出演超级英雄电影之前他们连二线都够不到,之后仅仅几年就跻身好莱坞一线,可以说名利双手。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电影宇宙的模式的特点让演员和角色往往捆绑在一起,当观众熟悉了某个演员,那么他将更有机会出现在续集电影里,制片方也不愿意贸然更换演员。

    不像以前的系列电影,一个演员最多出演三部,比如《蜘蛛侠》系列,《变形金刚》系列都是三部就换人,《变形金刚》的女主角梅根,更是因为惹恼了大佬,只演了两部就被踢走。

    但在电影宇宙可就不一样了,最典型的就是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钢铁侠”。

    因为已经深入人心,唐尼成为天价片酬的典型,为了让其继续出演,漫威公司给其开出了天价的片酬。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