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看小说 > 钑龙 > 第一百四十二章 非常往事
    “青云一脉历史悠久,创派至今已有两千余年,为当今正邪两道之首。据说开派祖师本是一个江湖相师,半生潦倒,郁郁不得志。在其四十九岁那年,云游四方,路经青云山,一眼便看出此山钟灵奇秀,聚天地灵气,是一绝好之地。当下立刻登山,餐风饮露,修真炼道未几,竟于青云山深处一处密洞内,得到一本无名古卷,上载各般法门妙术,艰深枯涩,却是妙用无穷,威力巨大。

    相师得此奇遇,潜心修习。忽忽二十年,小有所成,乃出,几番江湖风雨,虽不能独霸天下,倒也成了一方之雄。遂在青云山上,开宗立派,名曰:青云。因此古卷所载,近于道家,他便做道人打扮,自号‘青云子’……”

    杨志说的就是作家萧鼎创作的小说《诛仙》,虽然具体的描写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大概的故事情节还是记得的,加上杨志随时脑补的一些内容,听得铜一铜二两个老家伙一愣一愣的。铜一还好,晓得当不得真,杨志只是在说神仙传一类的故事,只是被剧情纠结,总想听到后面的故事;铜二则不然,半个时辰后,杨志刚停止说故事,铜二就问:“青云门在什么地方?那些神兽能不能抓到?”

    杨志心生警惕,小心地问:“前辈不会以为这些是真的吧?”

    “不是真的……可是我听起来跟真的一样,”铜二有点想赖上杨志,铜一不能装聋做哑,几乎有些愤怒地说:“铜二,说好的是故事,不要不守规矩。”

    杨志不想再折腾了,自己不是在养老院做义工,眼前的铜一铜二虽然年纪不小,但是身体的强健肯定不比自己差,杨志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说:“二位前辈,我们今天就到此为止吧,晚辈夜里还要练功,就先告辞里的。”

    “慢着。”铜二就感觉脑海里有个熟悉的东西在晃动,色厉内荏地说:“在我的家里,就要按我的规矩。”

    铜一现在有点发愣:“铜二,你要是不按我们商量的来,这件事就没法干了。”~

    两个老家伙都有些忿怒,杨志明白,那是一种被故事情节吊住了的焦急心态,杨志笑笑,低头看起书来;杨志的手中压根没书,只是在重复一个看书的动作,似乎在看一本很有趣的东西,每过一会,看完了一页,再添加一个翻书的动作。铜一深深地吸了口气,杨志的这个动作其实是练武的那种神似表现,萧忽古能模仿出万丈火焰,元狄就是钓鱼,只因其慢,也在在慢中包含着无数个变化。

    铜二同样很好奇地盯着杨志,没有喜,也没有悲,只是好奇地问:“何为道?”

    杨志似乎很在意铜二问这个问题,回答说:“天之道,利而不害?道可道,非常道。”

    杨志的回答牛头不对马嘴,铜二却高兴地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讲忘却物我,无己、无功、无名、无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聃与庄子在这里相遇。”

    铜二的思维更不可能视为正常,但是铜一与杨志都明白,练武的修行与佛道的修行一样,既讲究苦练,也需要顿悟,很多难以预料的心法都是修炼者在快要走火入魔的时候,顿悟出一条路,破茧化蝶。老子的五千字,断句理解只在每个人的心中,谁能说自己的断句就是绝对正确的,铜二的理解就是错误的。

    铜一忽然叹了口气说:“还好,我们不是鬼,是人。”

    铜二的目光清澈起来说:“我们本来就是人,只是我们一直觉得自己像鬼,杨志,中原依旧在,举目无故乡,谢谢,你让我记起我是谁?”

    杨志默默地站起身来,朝楼梯走去,铜二盯着杨志的背影问:“难道你不想知道我们是谁?或许你原本就知道我们是谁。”

    铜二此刻的表现已经根本不像一个武痴,杨志在楼梯口站住说:“我只是一个来辽国避难的人,不管是在怨军还是在燕云殿,我只是做官求一条生路,江湖上的事,本来就不大清楚,现在更不想知道。”(.

    铜一大笑道:“你应该知道,周侗、智真、悔禅都指点过你的武功,你怎么可能不知道我们。金台打上嵩山少林寺的时候,一口气杀了自己十一个师侄,少林五寺的主持被废了武功,曹洞宗的人从此被官府派到少林寺担任主持,金台出家为僧,做了少林寺的定海神针;嵩山少林寺完了,马峪寺的苦竹大师一把火烧了寺庙,举寺在中原失踪。中原依旧在,举目无故乡,就是苦竹大师离开嵩山时说的话;你没猜错,我们就是寺中弟子,马峪寺的人都在大辽。杨志,青岩寺的法泓师兄就对你称赞不已。”

    一饮一啄,都是天定,马峪寺在大熊山中,建于唐朝,因位于马峪川畔而得名,是少林寺的下院。杨志在青岩寺就感觉法泓大师师徒是少林一派的武功,当时并没有想到马峪寺那个传说上面,等铜二说出那两句诗,杨志便能确定铜一铜二的身份;不管怎么说,当时面对朝廷的压力,武林和佛门都希望少林寺抗争到底,虽然有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坏念头在里面,但是按照少林寺的地位,这只出头鸟是不当也得当。

    智真是五台山清凉寺的长老、悔禅是洛阳白马寺的主持,他们都是武林中的翘楚人物,曾经在汴梁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别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养生和金钱、门派的关系,为佛门和自己的寺庙争取最大的生存余地。

    杨家一族曾在五台山一座小寺庙中三度出任主持,和清凉寺的关系是想摘也摘不清,杨志父亲在朝中不得意,被族人安排接待佛门中人,杨志因此有幸见过这些传奇人物,被指点了几招,周侗则是王厚的关照,在太学的时候算是授课老师。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